爱家乡诗朗诵2篇 我爱全南我爱家乡 天地玄黄,宇宙洪荒,日月盈昃,辰宿列张。 五千多年的历史,造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。 然而,因几千年的封建帝制…… 虽经多少朝代的历史沧桑,中国仍不能富强。 只有中国共产党,领导全国人民, 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,使中华民族发出了璀璨之光。 在历史的长河中,一百年只是一瞬间。 可就是这一百年,使全南走进了辉煌。 在历史的长河中,改革开放的二十多年短而又短, 可就是这二十多年,使全南山河旧貌换新装。 你看:那一条条高压线,跨过崇山峻岭, 为工业送去动力,为乡镇农家送去灿烂之光。 建宽敞的水泥公路,穿山涧、跨平川, 成为快速通道,连接着省内外市场。 通信高速发展,缩短了世界的距离, 电视、电话进入家庭,把地球装进人们的怀抱。 你看那: 一个个农家妹子,打扮得漂漂亮亮; 一排排新房,标志着农民奔驰在小康路上。 你看看:工业园建设如火如荼,外资企业纷纷进场, 马达声声机器隆响,农民上田进了工厂。 你再看:高楼大厦拔地而起,城市建设浓墨重彩。 刚刚竣工的商业街、住宅楼, 已经没有空房,农民在迁居在装璜。 新城区的开发,实现了几代人进入县城的梦想。 县城人口的剧增,激活了物流和消费市场。 县城的夜晚流光溢彩, 使我今天有机会,登上文化广场的舞台。 全南的变化真快呀, 傍晚散步的人们,纷纷发表感叹和畅想。 全南建设方兴未艾, 一个个大手笔,写在江西南大门的大地上。 全南赤子发出一个心声: 我爱全南,我爱家乡。 我爱全南,我爱家乡, 我的家乡在金龙镇烧斗村,全南唯一月姓的聚居地, 他们保持着蒙古族祖先的勤劳和剽悍。 曾几何时曾流传: (用方言)“有女莫嫁烧斗坊, 清早暗夜淋粟秧, 上坝淋到下坝转, 归来端碗粟斋汤”。 解放后的烧斗村民, 修水库、筑山塘,办茶场、建学堂, 村村寨寨大变样。 如今的烧斗, “双带致富”、“三民”活动一片繁忙, 水泥路连通了各个村庄, 自来水送到了每家灶堂。 50多户人家住进了水泥楼房, 农民小康楼规划建设在省道旁。 农村电价下降,村民开始用电做饭煲汤。 烧斗村民不骄不躁,正在续写新的篇章。 全南建县一百年, 我在这里说: 我爱全南,我爱家乡。 爱家乡诗朗诵(2): 上嘉州(岑参) 
青衣谁开凿,独在水中央。浮舟一跻攀,侧径缘穹苍。 绝顶诣老僧,豁然登上方。诸岭一何小,三江奔茫茫。 兰若向西开,峨眉正相当。猿鸟乐钟磬,松萝泛天香。 江云入袈裟,山月吐绳床。早知清净理,久乃机心忘。 尚以名宦拘,聿来夷獠乡。吾友不可见,郁为尚书郎。 早岁爱丹经,留心向青囊。渺渺云智远,幽幽海怀长。 胜赏欲与俱,引领遥相望。为政愧无术,分忧幸时康。 君子满天朝,老夫忆沧浪。况值庐山远,抽簪归法王。
|